长寿时代已来,以新认知构筑大健康产业新格局
从2015年到2021年,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从76.34岁提高到78.2岁;预计到2035年,人均预期寿命会达到80岁以上。到2050年,我国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翻两番。中国真正进入长寿时代。
长寿时代,如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更多解决方案?4月7日,2023年长寿时代高峰论坛在武汉举办。本届论坛由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新闻周刊特别支持,邀请政产学研各方代表共话解决方案与未来趋势,助力开启更长寿、更健康、更富足的长寿时代。
今年是长寿时代高峰论坛的第四届,主办方希望通过论坛形式汇集各方智慧,用前瞻的、积极的态度探讨人口和社会新形态,探索应对长寿时代的解决方案。作为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的重要论坛之一,长寿时代高峰论坛得到了各界广泛支持和关注。
武汉市政府副市长王清华,民政部养老服务司二级巡视员王辉;学界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主任宋保亮,新加坡国立大学人口健康中心执行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组织资深顾问、陈婉清医学科学讲座教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JohnEu-LiWong(黄聿立),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国恩,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赵耀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及,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教研合作副院长郭敏;企业代表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詹余引,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敏,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敦;以及主办方代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晓燕,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等,出席本次论坛。
王清华在致辞环节中表示,自2019年首届成功举办以来,健博会已成为我国大健康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展会。作为健博会的主要论坛之一,长寿时代高峰论坛集中展示了长寿时代健康老龄化、养老金融等国内外前沿研究与实践经验,必将为推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多元化投入、发展提供有力借鉴。未来,武汉市将以建设全国健康样板城市为抓手,加强企业梯队培育,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加速打造创新平台,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出台专项发展政策,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着力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大健康产业链条。
武汉市政府副市长王清华
中国有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老年人带病生存时间已达到9.1年,由慢性疾病所带来的死因占比达到90%。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重大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科学问题,作为长期从事脂代谢研究的科研人员,宋保亮分享了三点思考:一要加强慢病的早期预防,二要加大对于慢病相关的生命医学研究,三要整合政府、企业、医院、高校、科研院所各方面的资源,来积极地应对长寿时代。他以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和武汉大学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为例,分享了武汉大学积极整合各方力量,开创了一流大学和头部企业合作共建医教研体系的全新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主任宋保亮
王辉表示,在长寿时代,我们要给予每一位长者、每一位老人更多呵护和关心。要解决长寿时代出现的经济类、社会类、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等问题,需要社会各界持续探索和思考,为养老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二级巡视员王辉
长寿时代来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个人乃至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论坛主题演讲环节,嘉宾围绕长寿、健康和财富三个关键要素,分享了长寿时代新趋势和新洞察。
“相信有一天,大家一起约着去吃饭、看电影、听音乐,也会约着一起去医院,这意味着健康成为我们真正关心的事情了。”宁光结合瑞金医院全生命周期健康研究的实践,分享了在长寿时代为个体构建从出生到离世的360度健康画像的探索。他表示,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能达到疾病随访监测、健康档案管理等预期效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
“人口老龄化不是社会固有命题,也没有固定解决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答案。面对挑战,需要社会多个系统和组织间共同做出改变,协同发展。”John Eu-Li Wong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进行了分享。在他看来,健康即资产,社会如果能在全民健康的议题上进行投资,会提高全社会劳动力生产水平,减少社会医疗支出,进而对提升整体民生福祉起到重要意义。在长寿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拥有更长时间的健康生活状态,获得更长生命周期。
新加坡国立大学人口健康中心执行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组织资深顾问、陈婉清医学科学讲座教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JohnEu-LiWong
目前全世界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人口寿命不断增长,出生率不断下降。“老龄化挑战的应对之道就是‘健康老龄化’。”赵耀辉表示,健康老龄化能够产生新增的健康潜能,同时也能减少医疗服务支出和照料需求,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之处。但是健康老龄化并不能自动解决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还需要推迟退休,充分利用额外的生产能力,长寿红利才能够成为现实。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赵耀辉
健康老龄化需要健康、长寿,也需要财富基础。詹余引表示,金融问题的特征或本质和养老非常一致,它的一个核心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去重新配置你的资源。在他看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资管机构而言,管理养老金需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因为个人养老金是一个长期的钱,是老百姓的养命钱。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詹余引
“长期带病生存给医疗带来很大的压力,需要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疾病的复杂程度完全不一样,对医疗诊断的技术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薛敏提出,解决带病生存问题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医疗技术进步推动重大疾病早期筛查与精准诊疗,推动医疗健康更人性化、更可及。“人们在门诊看的绝大部分疾病,未来都会在家庭、社区中心得到妥善解决。”
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敏
论坛现场,举行了陈东升著作《长寿时代》的发布仪式。2021年,《长寿时代》中文版正式问世,从长寿、健康、财富的角度透视人类未来。该书发行不到一年在中国地区销量就超过了15万册。目前《长寿时代》已在全球发行,为全球应对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更多经验交流和互鉴的机会。
在《长寿时代》发布后,由雷晓燕主持“炉边谈话”,与陈东升、刘国恩围绕“全球视角下长寿时代的新机遇”展开对谈。
陈东升认为,长寿时代是比老龄化更好的概念,是从被动消极的人口理论转变到积极的人口理论。现在大家觉得老龄化是个负担,陈东升认为应对的方法是对生命尺度看法的改变,比如60岁退休还有很大的创造力。解决长寿时代的根本问题是筹资问题,泰康对此的探索走在前列。
“如果说泰康对于长寿时代的贡献,就是找到了如何用企业方案去解决个人问题的商业模式、形成了解决方案,用专业的投资而且是长期的投资,不是股票波动式的投资,来产生复利效应。这是我们的理想,作为一个商业公司,希望通过这个商业的模式让每一个人都可以优雅地老去。”陈东升表示。
刘国恩表示,目前来看,高龄社会确实会带来诸多现实挑战。但与此同时,老龄人口能为我国发展养老机构、社区养老等产生更多人口红利价值。一方面,社会要将养老金资源、财政资源用好,致力于建设适合老人居住的环境、机构、平台,打造一个老人友好型的社会。另一方面,社会应将更多关注力放在如何将老年人的价值发掘成为真正的人口红利,让老龄人也能实现价值再造。与此同时,目前AI技术发展迅猛,信息文明也能为社会发掘老龄人口红利带来巨大力量。
雷晓燕认为,建立老年友好型社会,需要关注适老化改造。一方面是基础设施的适老化,让老年人行动方便、生活方便;另一层面,从生产角度也要推进适老化,尤其是数字适老化,让老年人在数字化经济下,也能发挥工作潜能,进而助力长寿经济发展。
炉边谈话
长寿时代催生出科技创新、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等新需求,需要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论坛现场,郭敏主持产学研对话,与宋保亮、吴及、刘挺军、李敦等产学研专家共话“长寿时代下大健康行业的创新解决方案”。
宋保亮表示,生命科学的发展对长寿时代的贡献更加突出。一方面,之所以能够进入长寿时代,是因为不断发现了新的药物、新的疾病治疗手段;另一方面,现在生命医学研究领域活跃着一批科学家,正在主动研究人的衰老原因和寿命到底有多长。为此他呼吁,有实力的企业可以更多投入到跟生命医学相关的研究中,在长寿时代作出更深远的影响。
吴及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社会不能再用工业化时代养老的刻板印象来看待长寿社会和规划未来,康养向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我希望随着康养过程数字化转型的逐步实现,每一位长寿者都能享受个性化、精准化高质量的服务,从而能够在长寿时代有更幸福的生活。”而想要实现这一愿景从核心技术到原型成果,再到产业化落地,需要产学研界间的密切合作。
刘挺军表示,在健康产业中,产学研的互动是科技进步和业务进步非常重要的推动。比如泰康保险集团与武汉大学的合作,有一种说法“科研在武大,临床在泰康”。本届健博会上,泰康又在投资伙伴大会上设了一个专门的产学研分论坛,投资基金、PI以及泰康产业界的几类人才在一起交流。他认为,从IP化到产品化到产业化还有很长的道路,构建一个产学研能够相互协同的创新生态链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李敦表示,现阶段联影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医生阅片,提高阅片质量与速度。未来,联影希望可以把从年轻到老年的体检数据、诊断数据、治疗数据都关联起来,给每个人打造一个“AI守护神”,让人们充分享受生活。
产学研对话
“希望我们能够去积极地拥抱新的社会、新的产业机遇,办法总比困难多,长寿经济之花才刚刚开始绽放。”与会嘉宾表示,每个人都应为长寿时代做好准备,政产学研各方也要共同行动,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更多确定性,提供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